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万象 >

重庆各类专家人才共筑“战疫”防线

时间:2021-05-08点击:

  “尸检是病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就好比在战场前方派出侦察兵,实地勘察清楚,才能指导后方打仗。”身在湖北抗疫一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所长卞修武介绍,为揭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病机制,分析死亡原因,总结诊疗经验,他已完成2例新冠肺炎患者遗体解剖,为提高临床救治和防控效果提供了一手信息

  作为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56岁的毛青与高危污染物、烈性病毒打交道已有30多年。从抗击“非典”到防控禽流感,从援非抗击埃博拉到此次抗击新冠肺炎,临近退休的他从未缺席。大年三十接到出征命令后,毛青立即请战奔赴一线。

  和毛青一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杨仕明等7名50岁以上陆军军医大学专家,除夕夜驰援武汉,被医护人员称为“50后党员突击队”。杨仕明是武汉人,如今,他已连续奋战40多天,虽然驻地与母亲所在的家仅一江之隔,但他未能回家探望。

  疫情发生后,重庆科技工作者也把精力集中到各项抗“疫”研制任务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抗击疫情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团队承担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技攻关专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的项目研发。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是团队奋力攻坚的常态。经不懈努力,团队研发的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为更安全的检测采样提供助力。

  记者了解到,抗疫期间,重庆各界专家人才还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智力优势、资源优势,在建言献策、物资供给、社会服务、宣传引导等方面汇聚起疫情防控合力。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杨新民借助数学工具分析突发性传染病的传播、控制,为重庆市疫情发展趋势和累计确诊病例变化情况做出较为精准的预测;重庆工商大学专家组开展“新冠防治中医8种体质方剂和问诊”研究工作,并向相关部门提供9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策建议,为科学决策起到参谋作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创作的作品《天使》《天职》等,以医护人员为原型,表达社会对一线战士的记挂与关心,展现“白衣天使”的无畏勇气……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发出《致全市专家人才的一封信》,号召各界专家人才再接再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助力广大专家人才投入疫情防控,继续当好专家人才及家属的“勤务兵”,继续强化人文关怀,组织线上慰问抗疫一线专家人才代表。

  (抗击新冠肺炎)重庆各类专家人才共筑“战疫”防线

  重庆3月11日电 题:重庆各类专家人才共筑“战疫”防线

  记者 钟旖

  “我经验丰富,我上!”“我是党员,我必须去!”11日,记者从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获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当地,各类专家人才主动请战,在各自领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中,以行动为抗击疫情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分隔线----------------------------